机场推荐地址1 机场推荐地址2 机场推荐地址3
TikTok收购风波始末
2020年8月,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签署行政令,要求字节跳动在90天内剥离TikTok美国业务。微软和甲骨文迅速成为最热门的潜在买家,微软甚至公开确认谈判进展。然而,随着美国大选临近及法律诉讼推进,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最终拒绝出售,转而通过数据本地化等合规措施应对压力。
为何拒绝微软与甲骨文?
据内部消息,字节跳动认为TikTok的核心算法价值远超收购报价(微软出价约300亿美元)。此外,甲骨文提出的“技术合作”模式要求共享源代码,触及字节跳动技术主权底线。同时,TikTok用户发起#SaveTikTok运动,反对平台被美国企业控制,这也影响了最终决策。
法律战与商业策略双线破局
字节跳动通过联邦法院成功暂缓禁令生效,并启动“得克萨斯计划”(Project Texas),将美国用户数据迁移至甲骨文云服务器,实现数据隔离。这一举措既满足监管要求,又保留了对TikTok的实际控制权。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后,行政令被无限期搁置,危机逐步解除。
事件对全球科技竞争的启示
TikTok事件折射出中美科技博弈的复杂性。拒绝出售后,TikTok全球月活用户反增至15亿(2023年数据),证明地缘政治压力未必能扼杀创新产品。但这也促使各国加强数据主权立法,如欧盟《数字市场法》和中国的《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》。
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
尽管化解了出售危机,TikTok仍面临美国部分州禁令和印度永久封杀等挑战。不过,其电商业务TikTok Shop的快速增长(2023年东南亚GMV达44亿美元)展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潜力。这场收购博弈或许将成为全球科技企业应对政治风险的经典案例。
↑ SiteMap